癌症,一直都是医学上难以彻底跨越的“鸿沟”,而治疗癌症的最好方法,永远都是预防。换言之,预防癌症,才是我们抗癌的“主战场”,关乎日常生活方面的种种细节。
而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占据最为明显的一个部分,如果我们将“癌”这个字拆开来看,其中有3个“口”字,癌症和日常饮食是紧密相关的,如果饮食存在3个方面的疏忽,癌症风险也更容易接踵而至,反之,如果我们能调整健康的饮食生活,防癌抗癌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癌有3“口”,究竟代表着饮食和癌症有怎样的联系?
既然有3“口”,就可能存在3种类型的潜在关联:
———饮食习惯关联
俗话说得好,“癌从口入”,饮食习惯也是日常进食的一部分。
要知道,根据临床的数据显示,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患病人数和死亡数,仍然在稳步的攀升中,而饮食习惯,就是导致消化系统癌症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举两个例子:
①存在暴饮暴食的习惯。长期的暴饮暴食,会导致胃部被撑大,而撑大的胃部,粘膜组织更容易出现损伤,继而出现炎症隐患。而炎症作为癌症的初期形式,久而久之,胃癌风险也会提到。
②喜欢吃烫的食物。这也是同样的道理,经常吃烫食,无论是食道还是胃部,都更容易出现损伤,继而转变成炎症,增加癌症的隐患。
综上所述,饮食习惯,就是癌症和饮食的关联之一,养成细嚼慢咽,温吞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也是防癌抗癌的一部分。

———饮食品质关联
所谓的饮食品质,也就是食物的新鲜程度。这一种癌症风险关联多出现在老人身上。
很多老人一辈子节约惯了,无论是放了很久的“隔夜菜”,又甚至是已经变质的食物,都毫不在乎地拿过来吃。
但实际上,这些食物上残留的细菌,和调料长期氧化转变成的亚硝胺,苯并芘等物质,都是存在实际的 致癌风险的,长期食用,例如结肠癌,肛门癌,胃癌等风险也会增加。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饮食偏向于新鲜,拒绝变质,无异味的食物是关键。
———饮食种类关联
这一点想必最好理解,也就是所谓的“致癌食物”,有些食物虽然好吃美味,但同样是存在致癌隐患的,避免过多摄入致癌食物,同样也是预防癌症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学会辨别日常生活中常见致癌食物,也是避免饮食种类和癌症关联的必要方式,尤其日近年关,饮食种类和样式丰富,更需要以健康为前提,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

癌从口入!这3种“致癌食物”,日常饮食还需当心
第一种:槟榔
饮食建议:坚决不吃。
在很久以前,槟榔的危害性还没有被发掘出来,很多人都以嚼槟榔为生,新潮。但是,随着嚼槟榔时间的增加,槟榔中的有毒物质也在慢慢发现,其更是口腔癌,咽喉癌的罪魁祸首。
因此,提到致癌食物,槟榔绝对是毫无争议的一个,坚决不能食用。
第二种:腌渍食物(咸鱼,咸肉,腊肉等)
饮食建议:尽量少吃
2014年,北京中山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调研,越是沿海靠南地区的人们,出现胃肠癌症的风险就越高,而根据走访发现,这些地区的人们,对于腌货和咸肉食物的普及程度要更高。
由此可见,类似于此种腌渍类食物,如果长期食用,同样会对肠胃粘膜产生刺激,增加炎症乃至癌症的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腌渍食物不能吃,偶尔尝鲜食用,并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果。

第三种:酒精饮料
饮食建议:偶尔饮用→坚决不喝
饮酒的危害,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酒精的致癌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会增加肝癌,胃癌,肠癌等一系列疾病的风险。
但是,虽然酒精饮料是致癌食物的一种,但偶尔且少量的摄入,对于健康的人类且存在完整代谢能力的人而言,伤害隐患并不是那么显著,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提议,成年人每天酒精摄入不得超过40g,换算下来也就是1两白酒左右。当然,酒精肯定是越少摄入越健康,不喝酒才是最为推荐的防癌做法。
总而言之,癌从口入,无论是饮食的方式习惯,种类,品质,都和癌症存在一定的关联,及时纠正错误的方法,调整健康的饮食计划,才能更好的预防癌症。另外,典型的致癌食物也需谨慎对待,根据合理的饮食建议决定是否食用,才是对肠胃真正负责的态度。
参考资料:
[1]沈雁英. 癌字三个口[J]. 特别健康, 2012(16):1.
[2]万冬桂, 东子. 饮食防癌"三步曲"[J]. 中老年保健, 20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