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期间,不少人都经历了大吃大喝、晚睡晚起,看见好吃的就一个劲的吃,每天赖在床上不想起。节后不免就会有许多人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为了节后生活尽快回到正轨,大家应当多多注意饮食,调整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春节过后如何调整饮食?

1、粗粮唱主角
春节过后,不少人感觉肚子里很饱,不想吃主食。其实,节后主食更不能少,最好以谷类粗粮为主,玉米、燕麦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减少便秘。
2、每日吃水果
零食要零吃,不能替代正餐,最好用坚果,如核桃、杏仁、开心果等代替糖果,帮助补充微量营养素。还要多吃新鲜水果,节日过后,每天一个苹果能帮助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3、蔬菜顿顿有
吃完了“肥腻”的节日餐,不妨多吃点绿叶菜,帮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可以凉拌,炒时应急火快炒。
4、来碗养胃粥
节后最好能喝点粥。一碗热粥可以让肠胃得到滋养,还能补充营养,像南瓜粥、山药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5、远离辣和咸
节日餐桌上那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多数离不开辣椒和盐。“逢辣必咸”成了很多人做菜的诀窍,但盐和辣椒吃得太多,容易导致高血压,增加肾脏负担,还会伤肠胃。节日吃得咸了,节后尝试吃顿“无盐餐”,同时减少辣椒的摄入。
6、调整吃饭点
节后要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规律调整三餐时间,每顿饭都定时吃。如果中间饿了,可以灵活加餐,在上午10点半、下午3点半左右,可以适当吃坚果、水果、酸奶,既能缓解饥饿感,又能避免进食过量。
7、红肉变白肉
节后少吃猪、牛、羊等肉及内脏,多吃些白肉,如鸡、鸭、鱼类。清蒸鱼既能减少油盐摄入,又能保证营养,是节后调理肠胃不错的选择。
温馨提示:春节期间大吃大喝容易长胖,还会给肠胃增加不小的负担,所以春节过后,大家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给肠胃“减减负”,让肠胃好好的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