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青菜188元,一勺麻婆豆腐200元,一个鹅头800元……惊人的可不仅仅是价格,加上必须熟人引荐、厨师即兴发挥、迟到概不伺候等反常规的特色服务,让 “中餐日做”在不绝于耳的吐槽声中,冲上了热搜。
细品这一系列操作,熟悉感顿生。这种所谓的“新中式”餐饮方式,与私房菜乍现江湖时的样态如出一辙。门脸儿隐蔽、菜品混搭、服务星标,不论哪个特质,都足以在餐饮界中高端市场搅起一波风浪。只不过,随着“私房菜”的招牌逐渐烂了大街,丧失了其“私”的本义后,很快便落了个泯然众人。于是,升级自救版“中餐日做”便应运而生。
人均动辄几千元的餐标,并没有吓退猎奇者的脚步。在“网红”探店风的助力下,有的店面预约单甚至排到了半年以后。连导航都找不到的神秘入口,对暗号式的身份验证,密室逃脱般的包间,好不容易坐定,还没来得及环伺四周,服务员淡淡一句:“我们的椅子都是不同时代的古董。”屁股下面立刻传来一阵灼热感。这不,菜品还没瞅着,这些“前奏”就足够在朋友圈里炫一波。
迎着不时扑面而来的“锅气”,厨师一波花式调酒般酷帅动作后,主角们终于登场了。一片如花的鱼肉,一瓣半透明的皮蛋呈现眼前。小心翼翼地把皮蛋送进嘴里,瞥一眼厨师“你品,你细品”的自信目光,尽管心里有一百个问号乱成了团,但脸上仍要保持庄重的微笑,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就是不一样!”一口气品尝了十几道菜品,确切地说是十几口,压住差点儿脱口而出的“没饱”二字,含笑退席。走出大门畅快呼吸,咂吧咂吧嘴,除了满满的仪式感,尽是故弄玄虚的味道。一场席如一场戏,别说谈笑风生了,连说话都成了破坏氛围,这哪里是吃饭,简直是上了堂课嘛。
孔子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人际往来,皆是如此。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饮食艺术,讲求雅致清逸的格调,而拉满仪式感也并不为过,正如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毕竟,有需求才有市场,只要有人捧场,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不能简单地以分餐、小份、轻食来定义其品位的高低。不管环境多炫,也不论形式咋变,守住初心的底线,祛除浮夸的糟粕,摒弃投机取巧的心态,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饮食文化的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