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猫咪杂货铺
要问厨房里最不能缺的,恐怕要数油盐酱醋了。其中如何放油那可是门大学问。现在生活好了,超市里油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挑选。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不同原料制取的食用油都有啥用,怎么用油做菜香还利健康。
一:了解不同油的特性与烹调方式
1. 橄榄油(Olive Oil)
被认为是食用油中最适合人体吸收的,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物初榨橄榄油最适合凉拌或低温烹饪,精炼橄榄油适合炒菜。
2. 花生油(Peanut Oil)
色泽清亮、香气浓郁的花生油,脂肪酸结构较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较容易被人体消化。
3. 芝麻油(Sesame Oil)
色如琥珀,浓香醇厚,又称香油。其所含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是各种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尽量不要加热,容易失去香味。适合用来凉拌菜或面。
4. 玉米油(Corn Oil)
能有效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适合神经衰弱、肥胖症的人食用。适合快速烹调。
5. 葵花籽油(Sunflower Seed Oil)
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可降脂降胆固醇,预防血管硬化,适合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不建议高温烹调或煎、炸,最好低温烹调。
6. 大豆油(Soybean Oil)
精炼过的大豆油呈淡黄色,无豆腥味。大豆油含有大量亚油酸,保质期较短(一年左右),在高温下不稳定,不宜煎、炸等高温烹调方式,用于炒菜比较适合。
7. 菜籽油(Rape Seed Oil)
优质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一般炒菜、炖煮均可使用。
选好油窍门:
选择正规、可信的企业生产的油,减少食用土榨毛油(未经精炼,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对人体有害因素)
日常烹调较为理想的炒菜油为花生油、精炼橄榄油、菜籽油等
初榨橄榄油有很多营养成分不耐热,因此不建议加热食用
制油工艺,选择“压榨”会比“浸出”好
二:少放油,讲究健康饮食
1. 改变烹调方式
(1)多蒸煮焯炖:如把炒鸡蛋改成蒸蛋羹,只需几滴香油;把红烧鱼换成清蒸鱼等。
(2)用烤代替煎炸:食物经过烘烤,其脂肪含量可从油炸后的22%下降到8%以下。
(3)先炒菜梗再炒菜叶:炒小白菜、小油菜等菜梗较硬的蔬菜时,先滴一点油炒菜梗,待菜梗炒变软后,再放入菜叶,迅速盖上锅盖,搅拌调味后即可出锅。
(4)少做含油主食 : 少做炒饭、煎饼、烧饼、曲奇、软面包、蛋糕等主食,尽量多以杂粮粥、白米饭、馒头、面条、杂粮窝头等为主食。
(5)多放调味佐料:比如调蘸汁时放些葱、姜、蒜、辣椒碎和芥末油;蒸炖肉时放香菇、蘑菇增鲜;烤鱼时放点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炖菜时放点大茴香(八角)、草果、丁香等,即便少放一半油,味道也会很香。
2. 根据食材特点,决定用油量
(1)利用肉类本身的油份:鸡、鸭、鹅、猪、牛、羊肉等,烹调时都可以不放油,或事先加几滴油和其他调料腌制后再烹调。
(2)较吸油的食材如蒜苔、茄子、豆干、圆白菜等,炒菜时可放肥瘦相间的猪肉一起炒。
(3)叶菜类如菠菜、油麦菜、生菜、芹菜等,可焯水后加一点酱油、麻油或橄榄油拌着吃。
(4)炖汤刮油脂:肉类、骨头炖煮后都会出油,不需要额外添加食用油;还可用滤勺刮掉汤上的油脂,控制油量的摄入。
(5)炒完菜后控油:把菜锅斜放两三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再装盘;吸油较少的蔬菜如青椒、豆角、莴笋之类,更适合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