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饮食、美食大国,自古以来,不仅烹制了各种各样的家常便饭、珍馐美馔,而且还滋养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民间灶膛烟火间,乡井街巷酒肆中,炊金馔玉宫宴上,不乏文人墨客们的身影和他们舌尖上的吟咏。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饮食文化高峰。“诗圣”杜甫虽然算不上一个美食家,但他写饮食的诗歌很多。“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杜甫青少年时期生活优渥,接触宫廷贵族较多,因此,他写上层宴会的情景,场面奢华高雅。中年后,杜甫仕途多舛,颠沛流离,箪瓢艰难,连基本生活也难以维持,便有了“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寒凉之味。随着他广泛接触下层人民的苦难,忧国忧民之情充盈胸怀,诗歌创作题材和风格出现了空前变化,更趋关注百姓衣食、民间疾苦。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终于呐喊出震古烁今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味”不再仅是食物之味,更包含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苦之“味”。
杜甫一生大起大落,体会世间各种滋味,其中《赠卫八处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应当是他难得的平静祥和体验。一个春雨霏霏的夜晚,友人从自家菜园子割来一把新长出的嫩韭菜,伴着热气腾腾的小米饭,两位老友边吃边饮,进而想到即将分离,生出无限感慨。
提到唐朝的宴饮诗,李白是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他诗中饮食的主角是酒,宴饮咏酒、借酒抒情的诗歌很多,艺术成就很高。在世人心目中,李白的诗与酒融为一体,“诗仙”与“酒仙”气质集于一身。
李白豪放洒脱、恣情酣畅、狂傲不羁的性格,在他饮酒诗中多有表现。李白一生独爱明月和美酒,《月下独酌》对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将进酒》是李白最著名的饮酒诗之一,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之句,把李白生性洒脱、不屑钟鼓馔玉、不慕古来圣贤的豪放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活脱脱的“诗仙”和“酒仙”出现在读者眼前。
比起李杜,孟浩然的“诗味”更加清新恬淡。孟浩然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中,主人备下酒菜,主客举杯饮酒,闲谈桑麻,充满了乐趣,展现了诗人和故友之间的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孟浩然的故乡襄阳有一道名菜——查头鳊(汉江中所产的鳊鱼),味道鲜美无比,孟浩然非常喜欢吃查头鳊,还曾作诗称赞道:“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到了宋代,在高雅质朴的生活美学影响下产生了苏轼这样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特色的文人。苏轼爱吃善诗,吃野鸡写《野雉》,吃鳊鱼写《鳊鱼》,吃鳆鱼写《鳆鱼行》,吃竹笋写《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吃橘写《浣溪沙·咏橘》,吃蟹写《丁公默送蝤蛑》,《食荔枝》吟咏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哪怕一碗粥也要入诗《豆粥》,一碟时蔬也成全了一首《春菜》诗……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团练副使,坠入他人生的低谷,生活困难,“小屋如渔舟”“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但是,也正是在黄州4年多日子里,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变,诗文创作也进入了巅峰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初到黄州》自叹“平生为口忙”,这里的“口”是双关语,既有祸从口出的隐义,也有以食为天的意思,表现出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美食家。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也是一位美食家,在他的诗中,咏叹珍馐佳肴的足有上百首。陆游不但会吃,还会做,精通很多菜肴的做法,他曾写过“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莱菔杂为之,不施醯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曰:“老住湖边一把茆,时沽村酒具山殽。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陆游《游山西村》虽然不直接写吃,却以农家待客的朴实热情展现了一种浓厚的乡间风味。“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酒肉的香气随着豪放的诗风扑面而来。后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因其暗藏的哲理脍炙人口,万古流传。
或许正是因为陆游热爱家乡的名菜名食,家乡之味成为他深刻的记忆。所以,当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通过怀念家乡菜肴来抒发他的乡愁:“十年流落忆南烹,初见鲈鱼眼自明。”
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戏曲兴盛,关于饮食的描写和吟咏尽显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当属最佳。
《红楼梦》目录中,涉及饮食的就有:《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等。
就在第38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宝玉、黛玉等人兴致勃勃,持鳌赏菊,曹雪芹假宝玉之口把吃螃蟹吟咏得惟妙惟肖:“持鳌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据研究者统计,《红楼梦》中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9个类别,描述了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有午宴、晚宴、夜宴;生日宴、寿宴、冥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秋宴、端阳宴、元宵宴;芳园宴、太虚幻境宴、大观园宴、怡红院夜宴等,令人舌尖生津、啧啧称奇,勾起了无数人的味蕾……
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步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全面小康社会,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由“吃得上”“吃得饱”迈入了“吃得好”的新阶段,家庭餐桌上丰富多彩,社会餐饮业蓬勃发展,“下馆子”“叫外卖”成为新时尚。舌尖上的诗词歌赋、民谣乡谚、笑谈逸趣如雨后春笋,俯拾皆是,人们可以自由地品尝和吟咏了。(■杨忠义)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