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有统计表明,如果发生脑出血,其急性期病死率可达30%~40%,足可见它对患者的危害之大。
而且即使脑出血得到救治,也有许多患者会出现瘫痪,给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其实脑出血不是突然降临的,它的发生往往与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作息等有关。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十分关键。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来说,在饮食上要做到“三低”,一起来看看吧!
1、低盐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果身体长期摄入过量的盐,可导致动脉变硬,血液粘稠,使血压升高。有研究表明,只要能控制好盐分的摄入,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血压可随之降低。脑出血的患者每天摄入的盐不应多于6克。
因此,脑出血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控制盐分的摄入,在烹调食物时,可以在食物快要出锅时再加入盐,减少盐的摄入。平时要尽量避免外出就餐,还应避开一些隐形盐,如面包、熟肉制品、饼干、咸鱼、榨菜等,以免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的盐。
2、低脂肪、低胆固醇
脑出血的患者平时要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如牛油、奶油、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等,这类食物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会加速动脉硬化,对病情的恢复不利。
不过,这并不代表脑出血不能吃任何肉类的食物,如果长期不摄入肉类食物,可能导致氨基酸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血管健康。患者可以选择吃一些鸡肉、鱼肉等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同时在生活中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
3、低糖
脑出血的患者还要警惕血糖与血脂的升高,以免对血管健康不利。平时要尽量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甜食、可乐、奶油等,如果摄入的甜食太多,可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加速血管硬化,引起高血压,严重时可造成脑出血。
脑出血的患者除了注意饮食,还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的呢?
脑出血的患者平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药物,控制好血压,避免血压发生波动。与此同时,应多参加各项身体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减少体内的脂肪堆积,对心血管健康也有很大帮助。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患者在生活中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给自己太大压力。还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也有助于保护血管的健康。
总而言之,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来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以及低糖食物为主,饮食应尽量清淡,避免吃得过饱,平时可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以防止便秘。
除了饮食方面需要注意,患者还要通过药物、运动等方式来控制好血压。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才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防止脑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