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网 - 饮食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除了米酵菌酸,留意日常饮食中的这6种毒素,也会“致命”!
L.biz | 商业搜索

除了米酵菌酸,留意日常饮食中的这6种毒素,也会“致命”!

信息来源:zgysw.com   时间: 2022-10-21  浏览次数:1

  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时疑似食物中毒,截至10月12日晚,已有8人死亡,1人还在ICU抢救。

  10月12日,黑龙江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消息证实,“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为何“酸汤子”会发生椰毒假单胞菌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之中,如果环境的卫生条件比较差,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食物就可能会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椰毒假单胞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容易生长和产毒,生成米酵菌酸。

  “酸汤子”是一种用玉米等谷物加水浸泡后发酵而成的制品,如果酸汤子的制作过程中杀菌不彻底,就很容易让食物被杂菌污染,其中一种就是椰毒假单胞菌。从近些年的中毒案例看,大多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导致的中毒,是在家庭中自制发酵食品,和个体食物加工者,其发生的原因是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大家还是不要在家中随便自制酸汤子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注意椰毒假单胞菌导致的米酵菌酸外,还有几种毒素也是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要注意避开。

  除了米酵菌酸,这6种毒素也要留意

  1.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节菱孢霉会产生3-硝基丙酸,这种物质会攻击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比较高,就算脱离生命危险也常会留下严重后遗症,多出现在春季甘蔗霉变后。

  其特征就是会有一股酒味,遇到这样的甘蔗就不要食用了。还有路边的甘蔗汁,由于不能知道是否使用了霉变的甘蔗,最好不要食用。

  

  2.河豚毒素中毒

  河豚毒素是一种藻类毒素,耐烹煮的特性无法用烹饪的温度去除毒素,中毒后毒素会麻痹中枢神经系统,救治不及时的话会使人丧命。

  这种毒素多见于野生河豚、织纹螺、贻贝等海产,鱼干片中偶尔会混入有河豚毒素的河豚,河豚毒素中毒多见于沿海地区,特别是在夏秋季赤潮发生的海域,每年都有因河豚毒素中毒丧命的人。

  

3.

  乌头中毒

  乌头又叫草乌,是西南地区的常见草药,在民间,认为乌头可以祛湿,常会用来煲汤和药膳。但是,乌头中含有的乌头碱毒性极大。其毒性主要作用于心脏,中毒后死亡率高。

  4.甲醇中毒

  甲醛中毒常见于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和家庭的自制发酵酒,严重时可致命。比如有些人会在家中自制葡萄酒,实际上酿葡萄酒使用的葡萄一般不是市面上贩卖的常见品种,自制葡萄酒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杀菌不彻底使得酒受到杂菌污染,产生甲醛。

  5.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可耐低温的细菌,可以在冷藏室中生长,其主要危害人群为老人、孕产妇和儿童,如果孕妇感染李斯特菌,有50%的概率会出现流产和死胎。

  李斯特菌常见于即食肉制品、冷饮、冰淇淋、未杀菌乳制品、生冷果蔬中,从食物的外观和味道无法进行分辨。2011年美国甜瓜被李斯特菌感染,致超过30人死亡。

  6.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的种类十分之多,无法进行准确判别,发生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有些毒蘑菇的致死率很高,如白毒伞,每年食物中毒死亡人数中有一半左右为毒蘑菇中毒死亡,对于不熟悉蘑菇的人,遇上野生的蘑菇,最好不要自行采摘食用。

  

  如何预防饮食中有类似米酵菌酸类似情况

  1.不制售以及慎吃酵米面食品

  无论是南北方,都有不少受欢迎的酵米面食品,如北方的臭渣子、格格豆、南方的吊浆粑、河粉等,包括这次的酸汤子,它们都存在着同样的发酵工艺,如果发酵环境不够安全,很容易致病甚至是死亡。实际上,从2010年至今,中国因为酵米面食品引发的中毒,已经致37人死亡。

  2.不吃久泡后的黑木耳

  干木耳进行泡发的时间不宜过久,尤其不要过夜,泡发时间过久的木耳很容易被细菌和霉菌污染,有时就会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浸泡过久的黑木耳就不要吃了,如果在浸泡后发现木耳有异味或者用手摸的时候感觉上面有粘液,也不要食用。

  

3.

  不吃发芽变青色的土豆

  表皮颜色变成青色或发芽的土豆是不能食用的,这种土豆已经产生了龙葵素,这是一种对肠胃有较强刺激以及腐蚀性的生物毒素,这样的土豆宁愿直接扔掉,有不要冒险将青色部位和芽去除后继续食用。

  4.不吃发霉变质食物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频次高发,毒素极强,常在发霉食物中存在,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像大米、花生、豆类等食物,如果发生了霉变,就不要再食用了。

  另外,像筷子和砧板等物品虽然本身不会滋生黄曲霉毒素,但是在长期接触食物的时候,空隙中容易会有残留。

  各类发酵食品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杂菌污染,家庭中很难做到彻底的杀菌,最好还是不要随意自制这类食物,日常饮食中也要注意一点,有些食物该扔的就不要再吃了。

  参考资料:

  [1]为什么“酸汤子”会引发米酵菌酸中毒?.北京青年报.2020-10-14

  [2]除了米酵菌酸,留意日常饮食中的这10种毒素,也会“致命”!.环球网.2020-10-28

  [3]吃了自制食物中毒了?关于黑龙江事件我们该如何预防.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11-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饮食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