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也叫成道节。细数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仅次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的第九大节日,过了腊八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准备过春节。腊八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人们常说,腊八腊八,冻死哥三。
腊八,为每年的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远远时期的祭祀,古代''猎''与''腊''相同,人们常在一年将尽的时候,用猎杀来的动物祭祀。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腊八的时间才被确定下来,也有了吃腊八粥的习俗。
据传,释迦牟尼成道以前,苦苦修行时,饿倒于地,幸而得一位牧羊女以大米奶粥挽救,才免于饿死。吃完大米粥。他跳到河里洗了澡,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佛门弟子为了纪念此事,就在腊八成道节施粥扬义,宣扬佛法。
腊八粥 传承千年的饮食习俗 五谷为养饮食养生观念
《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果子染料者粥而食也。'' 这是我国腊八吃腊八粥习俗的较早的文字记载。明代,腊八粥是皇帝赏赐大臣的一种吃食。清代它已成为人皆喜食的家庭节令小吃。《清嘉录》卷十二:''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日佛粥。''
腊八粥 传承千年的饮食习俗 五谷为养饮食养生观念
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用料各地有异,但多选用大米、糯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红枣、核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桃仁,神子、葡萄、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绿豆、红豆、黄豆、黑豆、白豆、白糖红糖等混合制作而成。因是供佛,腊八粥大多数是纯素食品。但也有例外。清同治年间湖北《长阳县志》中讲,十二月八日,''用糯米、黏米、绿豆、红豆、黄豆、黑豆、白豆,腊肉剁碎杂煮作粥者,名'腊八粥''。
咸味腊八粥 香润可口,宜经常食用
咸味腊八粥 香润可口,宜经常食用
原料:粳米250课,红薯50克,花生米25克,白果25克,百合10克,马蹄25克,栗子25克,蚕豆25克,黄豆15克,红豆15克,青菜250克。
调料:精盐5克,味精1克,桂皮3克,茴香3克。
做法:
将蚕豆、花生米、黄豆、百合洗净,加水浸泡10小时,涨足备用。红薯、马蹄去皮。栗子去壳及外皮,切成小丁。白果去壳,剥去白果芯。粳米淘洗干净。红豆洗净待用。青菜择洗干净,切丝后放人锅内,加入蚕豆、黄豆、花生米、红薯、百合、马蹄、栗子、白果、桂皮、茴香及清水20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转微火熬40分钟左右,至米粒开花,加入菜丝略煮。待熬煮至米汤黏稠时,加人精盐、味精,搅匀;将锅离火,分装稍晾即可食用。
咸味八宝粥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及烟酸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祖国传统中医认为,能养血益气、滋阴补血、健脾开胃、补益心肾、益五脏、利湿除水,对产后乳少、食欲减退、失血贫血和水肿等,均有很好的食养食疗作用。
甜味腊八粥 香甜可口,营养素丰富,镇凉后夏日美食
甜味腊八粥 香甜可口,营养素丰富,镇凉后夏日美食
原料:粳米250克,芡实10克,薏米仁25克,白扁豆15克,莲子15克,山药10克,红枣15克,桂圆20克,枸杞5克,银耳10克,百合10克。
调料:上等白糖。
做法:
将除粳米以外的所有原料,清洗干净,放入砂锅中泡发。粳米清洗干净,放入装有原料的砂锅中,一次添人清水足量;将锅放炉子上大火烧开,烧沸后转用小火,煎煮40分钟。煮至米粒开大花、豆烂成粥。食前准备:服用前加入上等白糖搅拌均匀,将口味调准即好。
制作小技巧:用沙锅煮制成稀粥为宜。注意掌握火候,防止粥汁溢锅。原料易得,制作简便,营养价值高,尤其夏季冰镇后食用,风味甜美。习惯上腊月吃。
腊八粥香润可口or八宝粥香甜可口 一碗粥的咸甜之争?
甜味八宝粥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水分及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中医认为,粥可适用于体虚乏力、嗜睡、泄泻、失眠、口渴、咳嗽少痰者的饮食调养。
不知道腊八粥,有没有咸甜之争,但是在我的家乡喝的都是甜味腊八粥。在北京地区最有名的腊八粥要数雍和宫的腊八粥了。清光绪年间《顺天府志》云:''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膳上焉。其粥用糯米杂果品和糖熬,民间每家煮之或相馈赠。''